早上起了個大早來到位於「鳳山消防分隊」三樓訓練教室,同參加本年度EMT-1複訓的學員們致勉一番,我告訴大家應該掌握學以致用的精神,而不是僅是為了證照的延續,才不得不來參加其繼續教育。我說現狀因全球暖化現象與日俱增,至天然災害日益頻傳,由我高雄縣境內在歷經八八水災與甲仙地震之後,讓地處偏遠之弱勢地區,形成更多的危險因子,因此我們必須更廣結善緣,希望運用大家的力量,來協助我們的縣民同胞,強化其應變處置能力,尤針對到院前緊急救護之能力提升,更期待各員的共襄盛舉,發揮助人利己的精神,一同參與協助建構防災社區,支持各項減災教育訓練能深耕落實到各村里,為遭逢苦難的鄉民朋友們,貢獻我們的一己之力。


而為了給予有心之士有進階學習的機會,再六、七月份時,會裡訓練組已規劃辦理高級急救員及急救教練班,甚至救生教練訓練、和陸域救助專業訓練等等,無疑就是希望提供更多元學習的舞台,來幫忙一些想要回饋給社會的好朋友們,而這是很難得的機會,真的希望大家儘可能排除萬難來報名參訓。另外下半年度也將不排除,在規劃辦理一期的EMT-1訓練班,可這次來不及參與的夥伴們,也可以有學習成長的平台...


不過因這係申請職訓局產投方案,參訓對象係需具備勞保身份,也因有參訓比例的業績壓力,因此我們會先調查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參加,才會正式提出其實施計畫。我說會申請職訓局這邊的補助,主要還是希望減輕學員們的壓力,但反過來要是我們無法達成招生學員數之預期目標,那勢必將影響本會其他申請作業;尤目前正在規劃執行的六期「照顧服務員訓練班」,因係針對中高齡失業者及九大身份別對象所辦理,要給他們能有一技之長使順利就業,來解決其家庭生技之問題,遂不得不謹慎一點。


當然本會正因為去年通過勞委會職訓局之「台灣訓練品質TTQS標竿單位」,因此我們不得不以更務實的態度去面對,尤相關資源之連結運行,來輔佐政府來協助相關產業發展使創造就業市場,並運用專業去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則是我們念茲在茲的思維與方針。為此我鼓勵所有學員們,能夠幫忙我們將這福音告訴有需要的朋友們,同時也敦促週遭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與支持開展這麼富有意義的服務行動。


剛回到會裡準備要繕打512日 由本會再次接受縣府第九年度所委託辦理之「戰時與天然災害災民收容救濟站常年訓練」之訓練講義時,不小心在「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高雄縣分會部落格」裡,看到一則由館長張博智,同時也是前陸軍步校體育組退役的上校組長,所寫的一篇「安身才能立命,莫叫有心人無立錐之地 (如下)」之文章,其內容最後提到有一段時間和我高雄縣紅十字會,因開辦體幹班急救訓練而常有接觸,其間了解到我們專職人員之低廉待遇感到不平,因此他呼籲社會各界應該善待像我們這種非營利組織裡的專職服務同仁


而又看到張館長他日前所發表之鼓勵增強是追求至善的良方 」及對照「給走在世界的中華急難先鋒喝采兩篇文章時,內心真是澎湃萬千,沒想到張組長對紅十字會如此這般情意相挺,適時為我們來發聲爭取,就好比之前在九○年間要是沒有他的鼎力支持,我們也沒有這個機會與步校來結緣。而遺憾的事當年還為了前校長、也是前陸軍八軍團司令武劍剛中將,未能安排到世界紅十字日上接受公開表揚,至今個人仍一直愧疚在心底...


雖後續前秘書長,也是現任台北市長郝龍斌事後專程南下前往拜會補發其感謝狀,但還是免除不了其憾事一樁。當然這都是過去事了,相信張組長應該也可以諒解才是,尤後續那幾年內,他可以說幫助咱們非常多,尤在他退役之前,還特別幫我們增取到全校都可以接受其訓練,這樣的無私之胸懷,至今都令我們銘感在心。另個人最引以欽敬的,他對咱們專業訓練的品質相當重視,也極力要求所屬教官群要全力支持與協助相關課程之進行,讓我們得以很順勢的開展其服務並穩紮根基,這般高瞻遠矚的領導風範,愚晚們真是非常感佩與動容。


而談到於此,我想前天在那則「共同見證」裡,提到有關個人向長官所建議之→「個人深切期盼我們紅會自己,可以有更多的作為」之論述,說明白點,就是希望上級能多方思考,如何運用現有資源來提升我們紅十字會在〝社工領域〞裡的服務能量,而不是一昧把一些資源往外送,這樣3-6年之生活重建時間過去了,結果我們自己卻絲毫沒有進步的空間,那就會讓人相當遺憾...


我想與其同樣的預算要給別人去發揮,不如就讓我們自己來歷練執行;而與其要補助人家社工人事各費,倒不如交給我們執行,還來的有效益。因為我們紅會工作同仁,長期來練就一身吃苦耐勞的本能,尤經常性還會輔以〝志願服務〞之精神,從不計較付出多寡來奉獻心力,這點我相信是其他團體所沒有的耐力與毅力。


現狀我擔心的是祕書長答應吳處長,一旦今年訊期來臨要進行收容安置,則要我們支會立即給予協助;不過問題來了,目前會裡三位社工→「服務組」林副組長宜慧、「志推中心」吳社工員孟潔,都有她們的本份工作,恐一時間也無法調度之;其另一位青輔會所補助的董社工員秀華,自去年十月份開始,就借給總會外調到「新小林社區」服務去了,真正會裡運用的時間並不多,如今五月底就契約期滿了,要是沒有經費繼續支撐,適必她就得離開工作崗位。


而現今該社區裡有許多媽媽,都會習慣性找秀華聊天傾吐心事,畢竟該駐點同仁裡,只有她是唯一的女性,的確小林社區的居民,有她持續陪伴的需求,遂我那天才會懇求江副處幫忙研究看看,看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留住人才,因要重新養成一個肯如此24H都待在那邊的,可能也不好找吧!又交給其他團體,恐又向上次Amy團隊一樣,又會讓咱們的作業很難橋的順勢,這點個人有必要且不厭其煩,再給予殷切祈求


最後我還是要談到,既然「社會工作處」已經成立了,後續就應該發揮其功能,幫忙基層組織建構其完整社工系統,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應付可能隨時到來的任務,同時也才有辦法讓支會來持續跟政府申請方案補助的力量。畢竟一個方案的提出,是組織裡面要先有人,而不是等方案爭取到才來聘任;何況要是事情沒有人幫忙規劃,我想連想順利爭取到的機會也不大吧【有民眾來洽詢公務,先就此打住4/25()上午于會館】 



mms://203.71.142.9/生活報報/生活報報201004220905015.asf


中華溝通分析協會成亮理事長談桃源鄉梅蘭村


及梅山村災區工作站支持系統的陪伴與培力工作



88風災後原住民永久屋的鳥瞰(一)    88風災後原住民永久屋的鳥瞰(二)



 

安身才能立命,莫叫有心人無立錐之地 節自「大東武館張博智」2010/04/25 08:08


一對母女陰錯陽差共赴黃泉之後,引起社會各界議論紛紛、批評四起,總是人命關天,以結果論成敗,的確是許多環節都出了問題是該探討,但許多問題的產生也不是一個環節所能左右。事後諸葛容易作的有模有樣,赤壁之戰英明如孔明要借東風可也是天人交戰。日前,東海社工系主任彭懷真請辭待命,如今社工又到內政部與行政院抗議與請命,希望因此而直視其間的癥結所在,不要淪為情緒之爭,不要讓問題失焦。


    社工是群熱心人,一向默默付出努力耕耘,從沒計較得失利害,既不迴避該負的責任,也不矜誇功勳與貢獻,然而如今卻群起發聲,其目的只要社會與相關單位與個人還他們公道,他們的所得與付出不相稱,他們許多曾經完美的演出沒有博得掌聲,卻因一次意外而遭受無情的批判,他們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停止不必要的喧鬧。


    社工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面對的可能都是棘手的樣態,他們不是止於噓寒問暖,他們處理的事務極可能都是攸關當事人的生命與未來,有時生死一瞬間,就在他們的溫暖關懷與努力行動下化解危機,這種工作所付出的心力當非局外人所能道也。問題就在社工如果是個非比尋常的工作,卻為何不能有對等或差堪人意的對待。人力缺乏,工作量倍增,不受縣市首長合理的尊重,這是有功無賞、有過要賠的工作,除非極具使命感、愛心、耐性的天使菩薩,否則難以堅持初衷堅守崗位,因此,社工的流動率高,也使寶貴的服務經驗無法有效傳承,如果社工青黃不接、青澀缺乏經驗,更難奢望他們能將棘手的問題處理的適時適切天衣無縫。


    我有一段時間因為業務關係與地方紅十字會常有接觸,對於她們熱心助人的情懷深感欽佩不過,當我了解專職人員的待遇,不禁也要為他們不平而感歎,我以為物慾雖然不必奢求,但必須達到一定指標,我們期待有心人應時而出,就不能讓他們為五斗米折腰,安身方能立命,我們豈能奢望一個有志的年輕人用微薄的薪資維持初衷呢?專職人員薪資不高,無疑是造成社工與紅十字會流動率高的主因?還好,這個社會還有許多志工秉著熱心血性彌補專職人員的人力缺口,但志工是行有餘力則以為之,畢竟又與專職人員有所不同,我們應該善待專職的社工,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與前途茫茫之憾,專心致意的去幫助需要協助的人。


 


北韓揚言若遭入侵 準備動用核武反擊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4/25 01:35 林治平


(法新社首爾24日電) 北韓今天警告,若遭美國和南韓入侵,準備動用核子武器反擊。


官方的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Ri Yong-Ho)在建軍紀念日前夕的集會中提出這項警告。


李英浩表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革命武裝力量已作好充份準備,將一舉擊退任何來犯之敵。」


他又說,如果美國與南韓膽敢侵犯北韓,北韓「將動用包括核子嚇阻力量在內的所有手段來保衛國家安全」。


他又說,由於美國和南韓推行反北韓政策和進行戰爭陰謀活動,「朝鮮半島的局勢依然非常緊張」。


南韓一艘軍艦上個月在黃海的南北韓爭議海界附近爆炸沈沒,有46名官兵喪生,使兩韓間緊張情勢升高。


首爾方面謹慎應對,避免直指是北韓所為,而平壤則已否認與此事有關。


鑑於兩韓間緊張情勢高漲,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說,她希望雙方「不要出現誤判」而導致再次爆發戰爭。(譯者:中央社林治平)


台灣館秀4D 遊客感動飆淚讚美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4/25 02:01 陳筑君/上海報導


中國時報【陳筑君/上海報導】


上海世博會昨進行卅萬人試營運,若問遊客哪個館最棒,許多民眾竟口徑一致說:「台灣館是我看過最精采的。」一位夏小姐在台灣館出口處還興奮向記者表示:「台灣館非常值得一看,是一座既有感情,文化底蘊又深的展館,每個樓層設計都很用心,真希望能再去台灣走走。」


的確,台灣館的每個細節都經過用心設計。為降低民眾對久候入場的不耐,台灣館從遊客「等候」那一刻起,就派有甜美可愛的親善領航員,為民眾仔細介紹台灣,而她們的笑容也正是台灣給人的第一印象。


進館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台灣名人向您問好,包括貿協董事長王志剛、藝人林志玲陶晶瑩、企業名人等;透過大小不同螢幕的「台灣之窗」,遊客將感受到台灣人的好客與親切。緊接著,遊客將搭乘星光電梯抵達五樓,在「全天域球幕劇場」,體驗七二○度、4D的「自然城市」影片,藉炫麗的聲光音效認識台灣。除此,觀賞影片時會被雨淋到(台灣多雨,記得收好相機)、被海洋泡泡圍繞,更美妙的是,宜人的花香味正擁抱著您;而這些影片讓不少遊客感動落淚,直道「台灣真美」。


欣賞完影片,點天燈的重頭戲就要登場了。在「點燈水台」的觸控式螢幕上,遊客可從十二句祈福語擇一所愛,然後確定放天燈。但天燈在哪呢?原來從中間LED巨型球幕底部,每位民眾的天燈皆會緩緩升起,顯示台灣對所有參觀者的誠摯祝福。


最後到達一樓「城市廣場」時,民眾則能體驗台灣「大樹下」文化。藉樹下的燈光音效變化,台灣最鄉土的一日生活就在您身邊。此時,美麗的領航員還將向您「奉茶」,展現台灣人的好客;而這些別緻的茶杯都可帶走紀念,白天為傳統茶杯造型,晚間則是天燈造型,若想收集一套,歡迎日晚各拜訪一次囉。


不過,由於台灣館太熱門了,提醒遊客們,一早入園後一定要快到台灣館領取「預約券」,否則四千張券發完就得明日請早,目前不規畫現場排隊參觀。而要拍照留念的朋友,與世博軸垂直的高架步道,絕對是最佳取景點。


史上首次 雙英辯論明登場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4/24 20:24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葉素萍台北24日電)台灣史上首次總統和在野黨主席政策辯論會,將於明天下午登場,總統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展開約兩個半小時的辯論,各界矚目。


這場雙英辯論,由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和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在4月1日中午磋商後敲定,隔週雙方陣營進一步確認,辯論會將於明天在公視舉行,並全程直播。


雙英辯論的出場順序,是根據雙方協商結果,將由馬總統先出場。


  辯論會不設提問人,分成3 階段,馬總統與蔡英文將先各自申論8分鐘;隨後進行交互詰問,兩人各有5次提問及再提問機會,對方也有回答與再回答時間;最後兩人各有6 分鐘的結論時間,全程約兩個半小時。雙方辯論結束後,將各自召開記者會。


為了準備明天的辯論,在幕僚強烈建議下,馬總統將今天和明天上午的行程排開,專心研讀資料。


蔡英文則做了最後的辯論資料匯整和推演,晚上將早早休息,養足精神。


至於雙方陣營將邀請哪些來賓陪同出席,除馬總統陣營確定將由行政院長吳敦義代表官員出席,總統夫人周美青不參加外,雙方陣營都將其他出席來賓名單列為機密,只表示將邀請青年、農民、勞工等基層民眾到場聆聽辯論。


這次雙英ECFA辯論,不僅是馬總統上任後,首度和民進黨主席的公開對話,更是台灣史上首次總統和在野黨主席的政策辯論,相當受到矚目。


2000年之後,台灣朝野領袖的會談,包括2000年10月前總統陳水扁和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的「扁連會」,以及2000年、2005年陳水扁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兩場「扁宋會」;還有2006年、2008年,馬總統分別以國民黨主席、總統當選人與陳水扁的兩次「扁馬會」;最近一次則是前副總統呂秀蓮玉山週報創報人身分,專訪馬總統。990424



聰明不快樂   王文華】



我認識很多聰明人,他們都是好人。我尊敬且羨慕他們,但我害怕變成他們。


原因不是「無知就是福」。「無知」不一定是福,太晚去健康檢查的人都知道。而且「無知」不是一種選擇。個性上喜歡追根究底的人,不管教育程度或個人修養如何,還是會去追究。


我怕的原因是聰明人大多不快樂。他們有高薪和美滿家庭,但還是脫離不了青春期的焦慮。大到地球太溫暖,小到咖啡不夠熱,都讓他們皺起眉頭、忍住情緒。


除了自己不快樂,聰明人常把別人弄得很煩。旁人跟他們在一起,總是戰戰兢兢。好像偷了東西,怕被看出破綻。不管旁人做得好不好,聰明人總可以挑出毛病,然後用客氣或不客氣的語調,讓對方覺得自己價值很低。


我自私,所以最怕的,不是那些聰明而成功的朋友不快樂,而是發現:我慢慢變得跟他們一樣。



聰明人的特徵



聰明人有幾項特徵。



第一是他們花很多時間想自己。他們的腦力、情緒、時間、談話,大多圍繞著自己,和自己上下游的產業。他們並不自私,他們也做公益。只不過他們做公益比較不是要幫助別人,還是滿足自己「我要回饋社會」的信念。這點我了解,因為我就是這樣。


這種特徵的外在表現是喜歡「講話」。聰明人口齒清晰、夾雜英語、手勢瀟灑、鏗鏘有力。講的過程並沒有注意到對方的反應,也不常給對方發言的機會。他們會很急切地把精闢的想法告訴你,省掉你的迷惑和思考。


他們並非刻意地不體貼別人,而是以為獨排眾議就是「做自己」。聰明人的含金量較高,所以做自己的需求,比一般人要強。


我看到自己變成這樣:擅長在會議上獨白,但同時鼓勵同事發表意見。可是當大家真的發表了意見,我聽到一半就打斷他們。因為我很聰明,已經聽出了他們的重點。所以立刻回應,增加效率。但我沒想到他們可能還有第二個重點,或是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表達一些感覺,不想那麼有效率。


聰明人喜歡說話,喜歡講道理,喜歡在碰到麻煩時理性地分析,然後給出最好的建議。但他們不知道你打給他們並不是要他們的建議。你受委曲了,只是想找個人傾訴。你不需要判決,只需要聽覺。你不需要一套解決方案,只需要一張溫暖的床單。


效率第一


聰明人喜歡給解決方案,因為他們第二個特徵是凡事講求效率。他們不哈拉,不打屁,不八卦侯佩岑或章子怡。見面後立刻切入主題,事後有會議記錄來證明剛才的時間沒有浪費。衡量一天成功的標準,是開了幾個會議、做了幾個決定、創造了多少GDP。人生,是一連串等著被征服和結案的挑戰,而不是值得去體驗和享受的過程。活著,是為了練習憋氣,而不是享受呼吸。


所以你約他,他要先知道目的、議程,和與會名單。他可以很快計算出每一個邀約對他自己、公司、現在、未來,所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價值。你不能說他功利,因為太多人要找聰明人,他勢必要建立某種篩選標準。他必須用他的時間,來為自己、公司,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


跟聰明人約開會的地點,通常是他公司或附近的咖啡廳。他坐下來,先把手機放在桌上。那手機像是定時炸彈,提醒他也提醒你要把握光陰。手機響他一定接,但請你繼續講,他有在聽。他們就像Windows作業系統,可以同時進行多項工作。一心多用對他們來說是美德,是才氣。


得理不饒人


如果會議中談得不順,聰明人可能露出第三個特徵,就是得理不饒人。因為他們聰明,所以對事物的判斷通常是對的。面對判斷錯誤、或沒有錯只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的人,他們不願意給對方自己思考、然後覺醒的機會,他們總是急切地告訴對方為什麼他們錯了。


聰明人中當然有修養好的。他們不會大發雷霆,但會表現出「真不敢相信你竟然連這點也想不通」。表達的方式可能聳聳肩膀、轉轉眼珠,甚至只是一個微笑,但對別人的傷害,不下於一個巴掌。聰明人不用手打巴掌,只用小動作讓別人內傷。


得理不饒人,於是會延伸。我也曾把別人一個無心之過,延伸到對方的悲劇性格。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侶:你忘了買一件他要的東西,他跟你吵了半小時,回顧過去你遺忘的歷史,最後合乎邏輯地做下結論:你不重視他,或你沒有責任感。他們不會接受:「我今天被老闆修理了很累回家時忘了」這樣簡單的理由。聰明人有極高的自制力,不受情緒的影響,不會忘。於是他們假設所有的人都是,也都應該是,這樣。


是我應得


但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大部分人沒那麼幸運,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資源變成聰明人,然後進一步取得社會資源,變成菁英。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持續的經濟和精神的掙扎,不可能永遠保持理性和優雅。


但聰明人往往沒看到,或選擇忽略,這些背景。他們階級分明,試著避開社經地位不同的人。所以聰明人不坐計程車,勉強坐時聽自己的iPhone,不理會司機的搭訕。我們自詡思想上前衛開明,要為弱勢發聲。可是真的要去弱勢的部落,第一個問題是那裡有沒有五星級飯店。


聰明人未必都含著金湯匙出生,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不過一旦成功,他們可能就有「這是我應得的」的心態。因為我當年很努力念書,很努力工作,所以今天這一切是我應得的。和我不同階級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這當然不完全正確。很多人都努力,但家庭背景、時代趨勢、和純粹的運氣,讓少數人成功,大多數人失敗。沒有人「應得」什麼,不管你再怎麼努力。成功者的故事比較好聽,但失敗者的故事往往比較真實。


讓自己笨一笨


這世界需要聰明人,否則我們都還住在山頂洞中。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想變成聰明人,因為那通常會帶來名利。大部分聰明人,都是好人。他們都在努力,努力放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聰明。


為什麼要「克服」?因為好多聰明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並不快樂。


他們都坐到大位,但整天害怕被裁員。他們都有名,但擔心明天就不紅了。他們有外人羨慕的美滿家庭,但全家一起吃飯時講不到兩句話。他們努力運動以維持健美的身體,但也正因如此更不能接受年華老去。他們有最新的手機,但沒有人打電話給他們。他們24小時連線,卻沒有跟任何人產生真正的聯結。


我驚訝地發現:我已經變成他們。


我和聰明的朋友喝咖啡,聊到一半,他接到一通公司的電話,說得先走了。我又坐了一會兒,走時發現:朋友埋單了。過一會兒,朋友傳簡訊給我,說抱歉今天得先走,希望下次再聚。我回信謝謝他,說下次由我做東。我看到聰明人的不快樂未必是個人選擇,有時是身不由己。我發現聰明人的掙扎和一般人屬性不同,但一樣值得尊重。


我離開他公司附近的咖啡廳,走著走著迷了路,半天找不到捷運站。那一刻,我擔心,我不安,我浪費了時間,但我卻有一點成就感。我從小立志變成聰明人,現在卻想用所有的聰明來努力,讓自己笨一笨。


刊載於20100112日《聯合報》副刊



禪的故事 《燈》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絡繹的村民們你來我往。苦行僧走進一條小巷,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的巷道深處照過來,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楞了,他問身旁的另一位村民:「那挑著燈的人真是盲人嗎?」
他得到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紅柳綠的世界萬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那他挑一盞燈豈不令人可笑嗎?

那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
那挑燈的盲人告訴他:「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問:「既然您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
「為您自己?」僧人愣了。
盲人緩緩向僧人說:「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它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碰了一下。」
盲人聽了,深沉地說:「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 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了我。」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
他仰天長歎說:「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沒想到佛就在我身邊。」
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他,即使我看不見佛,佛也會看得到我。
故事就是這樣的簡單,卻彷彿一瞬間點燃了我們內心深處某塊漆黑的地方。 
在生活中,熱愛珍惜身邊的一切,我們就會感受到那回饋來的溫暖與快樂!
工作中,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所言所行!
對自己負責,才是對別人負責!
認真地做人;踏實地做事;執著地追尋;
耐心地積累,最後卻發現,尋找金礦的過程,竟是將自己錘煉成金的過程!
在愛情裡,用你炙熱的心去孕育 , 呵護那脆弱的嬌艷花蕾, 只為了愛能持久地散發、日久彌香!
在婚姻裡,要懂得既然有四季輪換,就有風風雨雨,就有酷暑嚴寒;既然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我們就能做出可口的美味佳餚!
美滿的婚姻是要懂得相守的藝術!


有個詞很簡單「捨得」,沒有捨,那來得?!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所有人,點燃生命的燈吧!這樣,在生命的夜色裡,我們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燦爛!


 


【還有一口氣在】


知福、惜福的人能夠「知足常樂」,所以就會有福,不知足的話就會戚戚然,老是覺得自己活得很痛苦。


但是有沒有福不在於錢財地位的多寡,而是在於能不能健康快樂,活得健康、心中快樂就是有福的人。


因此古代的賢者、聖人,不會以金錢、物質來衡量幸福與否,而是以身心的健康、快樂來判斷個人的福報。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心理很健康,仍算是健康的。


其實,人只要能夠呼吸,就是一種幸福;當連呼吸都沒有的時候,也就無法生存了。所以,還有一口氣在,就表示自己還是有活下去的福報,這就是真正的知福。


 


【別一廂情願的要求別人】


許多人都只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一廂情願的要求別人來符合自己。


譬如家庭裡面,太太希望丈夫改變,變成她心目中白馬王子的模樣;而丈夫也希望太太改變,變成他心中夢寐以求的美女或白雪公主;等生了小孩,又希望孩子變得像自己一樣。這些都是出自征服的欲望,都是一種不合理的心態和要求。


每個人的才能、觀念、生活時代都不一樣,不要執著以往的經驗和想法,要先伸出自己的手,伸出自己思想與行動上的觸角,和不同的人廣泛接觸。


接觸的人愈多,你個人的影響力就愈廣,然後認同他人、肯定他人,他人才能夠成為你的朋友。


要先肯定別人,別人才會肯定你;絕不是以否定他人來肯定自己,這樣做的話,只會成為別人的仇人,到最後自己一定會走投無路。
 


【福慧雙修】


佛經中有個故事說,有兩個比丘在過去世中是同參道友。有一個專門修福,另一個專門修慧。


結果轉過幾世後,修慧的變成阿羅漢,修福的變成國王的大象座騎。這隻象經常全身都掛滿珠寶瓔珞,被打扮得非常莊嚴。阿羅漢雖然證了阿羅漢果,外出托缽,卻常常得不到食物供養,常常餓肚子。


專門修福的變成了大象,專門修慧的變成了沒飯吃的阿羅漢,兩者都是偏頗的。一個是偏於修福,一個是偏於修慧,都沒有福慧雙修。如果能夠福慧雙修,那才是菩薩道。


福、慧就像鳥的兩翼,鳥在空中飛的時候需要兩個翅膀才能同時飛。否則的話,只有一隻翅膀的鳥,是不能飛的。


 


【只喜增加,不喜減少】


在生活上我們常常使用加法,只喜歡增加,而不喜歡減少,總是說:「如果能再多賺一點錢、多陞一級官,那該有多好!」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就像我們常常會祝賀人步步高陞、年年有餘、多子多孫多發財,絕不會說「短福短壽」,而且恐怕也沒有人願意聽到。因為人都是希望不斷地增加再增加,而不要減少。


可是這樣往往會造成捨不得名利、地位、權利,當然就沒有辦法瞭解「捨得」與「放下」所帶來的輕鬆感覺,總是被貪欲拖著跑,無法感到滿足。


其實,如果能通過「捨」這一關,在生活中學習著放下,精神上才會更加安寧和平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猴仔 的頭像
    中猴仔

    中猴的部落格

    中猴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