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埔永久屋申請 4成遭退件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5/19 04:21


〔記者黃佳琳/杉林報導〕去年八八水災遭滅村的甲仙鄉小林村,將在甲仙鄉五里埔及杉林鄉大愛園區兩地重建家園,但目前99戶申請入住五里埔的小林村民,只有55件通過審核,4成以上因資格不符遭退件,小林重建會理事長蔡松諭說,希望政府放寬認定標準,不要為難他們。


蔡松諭表示,目前村民們申請永久屋資格遭退件的情形有兩種,第一種屬產權爭議,舉例來說,村民在小林村八八水災時居住的房舍被毀損,但水電等帳單登記寄送地點卻與實際居住地點不符,因此送件申請時,被判定資格不符退件。


另一種情況是繼承權的問題,由於偏遠地區的聚落形態大多為親族,小林村滅村之際,很多親人都命喪其中,導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後代子孫礙於民法規定,無法順利繼承,造成部分有心返鄉重建的年輕人,因資格不符,無法申請到永久屋。


蔡松諭指出,縣府規定月底前將截止永久屋的送件申請,這些被退件的村民,已補齊文件再度送審,但若礙於現行法令規定,被退件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偏遠地區的聚落形態和都市不同,他希望縣府能放寬認定標準,讓村民們能安心、早日重建家園。


風災永久屋申請 高縣5月底截止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5/10 20:02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0日電)高雄縣災後重建委員會今天下午決議,為確知杉林國中旁永久屋園區及甲仙鄉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屋的真正需求量,永久屋申請到今年5月底前截止,以利後續評估興建。


高雄縣長楊秋興表示,設定永久屋申請期限是讓協助興建永久屋的非政府組織團體,評估興建永久屋的數量,並儘早讓需要的民眾早日入住,因此,原則上決定申請期限為31日,並以「先送先審先公告」為原則,以利作業。


杉林國中旁永久屋園區第一期 752戶永久屋興建工程已完工,高雄縣重建委員會公告核定入住 529戶,已入住戶數為451戶;甲仙五里埔永久屋預定7月底完工,第一期興建90戶,目前申請99件,已核定55件。


民眾陸續申請入住永久屋,為完成 7月底前安置災民政策,並確知永久屋屋數的真正需求量,以利慈濟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等評估興建,高縣重建會確定永久屋申請截止日。990510


【相關新聞】災後重建反省 選擇權還給災民       災後半年系列:回不了家 重建之路受創


 


好消息!去年最後一梯次「第49期照顧服務員訓練班」後約八個月沒有開班了...


今年度第一班本會將規劃於99/6/8(二)~6/30(三)辦理,即日起將接受報名【額滿為止】                                  




晚間係我們「居家服務支援中心」辦理在職訓練→談職場工作倫理の時間,而這原本規劃在上週五要辦的,因故順延到今天來舉行。在稍早個人同講師,也就是「旗山社福館」林主任聖峰在樓下饕享晚餐便當之際,彼此間分享近期工作之心得分享。期間各人提及明天一早,將陪同社會處吳處長及救助科田科長、承辦同仁吳督導秀鶴等人,要前往「桃源鄉公所」就99年因應防汛期防災備災工作』進行輔導訪查,問他有沒有要一起同往...


另外我述說星期天同仁們將請秀華吃頓飯,感謝她一年來的辛勞與幫忙,同時也祝福她高升到林主任那裡去,還希望他多予提攜照顧。期間也拜託他幫忙物色,是否有學生要當社工員的,也可以推薦前來,一往一來...ㄏㄏ...。反正在哪邊服務都一樣,還不是經常都要見面,因咱們同社會處就像一家人,來來去去的...〝無差啦〞...


在早先麗綺來會裡,我說一整天都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怎麼感覺沒做到什麼事,天又黑了...真是的。我說以前許多工作報告會自己弄,現在沒辦法了,一定要讓各組同仁自己來才行;就連一些平常核銷作業,也慢慢讓大家承接下去,沒辦法,總是要傳承麻,況且面對日益繁雜的業務,當然要有全新的思考與作為羅...


剛把澤霖簡報給我的一篇有關→五里埔の小林村永久屋的新聞,予掃描給大家卓參;另也把預計自明天開始接受今年度第一梯次「照顧服務員」訓練班之報名作業の訊息,給張貼到網站上去,以利讓等候許久的民眾們,可以早日完成她們的心願...


好了,樓上下課了,此刻眼睛有點酸酸的,也或許是表報看多了,想早點回家休息去...【等會長的電話,一直還沒等到,該不會又要在晚上11點吧...



 

汛期將至 重建也要在地化


新頭殼 更新日期:2010/05/19 20:07 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0.05.19 陳詠/台北報導


重建工程耗費極大的金錢與精力,但八八風災後慈善團體紛紛跳上第一線重建,卻惹來許多批評讓善心被矇蔽。旗美社大專員溫炳原建議,慈善團體應注重在地聲音,讓重建融合災區組織的當地經驗。


政府選定高雄縣杉林鄉約百頃土地作為重建的其中一個基地,由慈濟基金會承接規劃工作,但大愛村的大愛石上刻的文字如「哪裡有災難,哪裡有慈濟,真感恩」,或是「一大早就看到浮屍在大馬路上」,每每讓災民必須被迫想起風災怵目驚心的一幕。


溫炳原透過旗美社大,進入高雄縣甲仙、六龜、茂林等鄉,進行災後的社區需求調查。特別的是,溫炳原表示,災區有不少民間組織加入自立重建,而不是只等待政府的救援。


透過大愛石的例子,溫炳原認為,慈善團體接受風災重建的大眾捐款,應該要體認到這筆經費是用於重建工程,而非讓慈濟去該地再建設一個慈濟精舍;如果有這份體認,興建工程就不是以「我蓋給你,但不要奢求內容」的想法。


溫炳原提到,台灣又步入汛期,未來防汛工程勢必會成為重建的重點目標,但如果專家學者或慈善團體都自恃為專家,不讓地方居民提供意見,或讓建設工程資訊透明,就算重建經費再多,恐怕都無法用在刀口上。


溫炳原認為,地方民眾加入重建首該做的是組織自己,讓地方的意見整合在一起,外界才容易得知地方最需要的援助是什麼;如果組織不瞭解公文撰寫或行政手續,那麼外界才容易提供關鍵援助。


他也提到,小林村是災區中的重創區,但十分可惜的是年輕人與耆老意見無法整合,如此就無法提出準確的小林人訴求。


[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5427]



便道危險 小林村民同意重建道路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5/18 04:11


〔記者黃佳琳/甲仙報導〕已釀4死2傷的小林便道,因坡度超過10.75度,被外界稱為「死亡陡坡」,為了改善便道潛藏的危機,那瑪夏鄉公所和小林重建會協調後,小林人有條件開放路權,讓出入的車輛可以不用行駛在危險的坡道上。


「我們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安全通行小林便道」,小林重建會理事長蔡松諭說,小林村在去年88水災時遭土石流淹沒,造成456人罹難,小林村民開挖親人大體無果後,決定不再進行開挖,讓親人可以長眠在舊址。


由於小林村正好位於連結甲仙、那瑪夏兩鄉的省道台21線,也在88水災時受到重創,兩地交通中斷,因此公路單位為尊重罹難者,繞路開設便道,卻沒想到開出一條「死亡陡坡」,公路單位被外界多次抨擊後,雖然在小林便道出入口處加設警語,並派員宣導交通安全,但仍讓用路人抱怨連連。


蔡松諭表示,村民們也了解用路人行駛在現行小林便道時所面臨的危險,經與那瑪夏公所溝通後,小林村民初步同意,只要在不破壞小林村罹難者大體的前提下,可以同意公路單位不再繞路,重新修建一條行經小林村的便道。


甲仙工務段長徐文義則表示,目前已規劃在5月底前召開說明會,正式取得小林村民的授權後,即可動工,只要2個月的工期,就可完成替代便道的修建工作。



風災救命簡訊 竟拿來拉票!?


華視 更新日期:2010/05/11 16:45


高雄縣農業處自從去年八八風災後,就像電信局購買了兩萬通簡訊,打算今年颱風期間如果又有土石流警訊,通知居民立刻疏散,沒想處長張清泉,居然把這個救命用的簡訊,拿來當作選舉的拉票簡訊,民眾氣得大罵,這樣不只是公器私用,根本就是枉顧人命。


去年八八風災,土石流山崩,導致高雄縣小林村慘遭滅村,痛心的畫面到現在都還令人無法釋懷,縣政府為了阻止悲劇重演,今年向電信局購買了兩萬通簡訊,打算颱風七八月期間,一但監控到山區有異狀,要立刻通知居民疏散用,沒想到現在這些救命簡訊已經先被使用了一千多通,不過不是用在警告民眾,而是拿來公器私用傳這些內容,親愛的朋友們:感謝大家對楊秋興縣長的支持,請繼續支持代表民進黨的陳菊市長,農業處長張清泉。


〔高縣農業處長張清泉:這是初選結束後,縣長講的感謝詞,所以我才會發這通簡訊。〕


通知逃命用的簡訊,淪為選舉拉票,但是負責指派發送的處長張清泉卻只說會願意負擔費用,不過對民眾來說,這簡訊不就該拿來緊急救命用,民眾氣的是,救命簡訊居然還可以被任意使用,表示縣府督導不周,這種態度又怎麼有能力去預防未來更大的災害。



 


五大「人禍」 比暴雨還可怕


天下雜誌 更新日期:2010/03/18 12:50 文/林倖妃


在莫拉克颱風後,一次次涉水到成為水鄉澤國的林邊、佳冬,屏東縣長曹啟鴻感慨萬分地說,「大家眼中只看到GDP的提升,卻沒人想到之後所要付出的代價和後果。」土地負荷已到壓垮駱駝邊緣。( 實地勘查高屏溪互動地圖,立即前往www.cw.com.tw/issue/2010river )


攤開高屏溪沿岸「盡地利」政策背後這本帳,發現在高風險地區用「人定勝天」的力量開發,投資人、政府,都要付出沈重代價。在加劇暴雨的天災災情背後,是長期被忽略的五大「人禍」。


人禍一:高成本、高風險的觀光產業。


「寶來溫泉區很多飯店就蓋在河道旁,」水利署副署長陳世榮說。高屏溪原為縣府管理河川,一九九八年中央經濟部水利署接管時一家家的溫泉飯店已是既成建築物,「當初縣府為何會准許業主蓋?連我都很訝異!」他說。以往為追求成長,政府「順應」地方民情,大量投入公共建設,進而鼓勵更多人進入高危險地區非法開發的惡性循環。


人禍二:甲仙種錯了芋頭?


台灣大學土木系榮譽教授洪如江指出,土地即使沒有人類介入也會自然崩塌,但美國研究顯示,若把森林砍了,崩塌機會增加十倍,開路上山後崩塌會增加一百倍。翻開甲仙地圖,旗山溪沿岸河川地所開墾出的農地,所佔面積不到全鄉五分之一,可耕地小,而山芋的種植又選地嚴苛,必須不斷換地耕作以保持地力。


有「芋頭故鄉」美譽的甲仙,因為地力耗盡,早已從芋頭生產地,轉型成為集散地。「農民種不利山林的作物,就是因為都會地區有市場、有需求才會擴大供給,」除芋頭、竹子外,當地文史工作者游永福說的還有生薑以及山上的梅李等果樹,高經濟價值但不利山林的農作物。


人禍三:竹林抓不住泥土


多年來,竹筍一直是甲仙重要農作物之一,近年因竹筍賤價而逐漸沒落,但「竹林若未好好經營管理,確實對水土保持相當不利,還會迅速搶地拓展,」一位林務局官員含蓄地說。全台栽種竹子面積超過十五萬公頃。錯誤的造林種下惡因,多年後惡果完全顯現。鬆土、淺耕、沒有抓地力的樹,讓高屏溪上游一遇暴雨,就坍塌。


人禍四:在山頂平台開墾


農業上山和生態旅遊,將對台灣山林造成另一波嚴重災難,生態學者陳玉峰多年前就如此預言,「因為我們的開發是超過環境負荷的運作方式,」他說。不幸的是從賀伯颱風之後,土地超限利用情況從未改善。


人禍五:越域引水


莫拉克颱風過後,不僅民族村房屋建築泰半沖毀、小林村慘遭滅村,勤和村也因上游的堰塞湖潰堤而被大水淹沒,成為在八八水災中傷亡最慘重的區域,連在勤和村旁進行越域引水工程的工作人員都有十四人滅頂失蹤。讓反對越域引水工程的團體更加堅持和施工無法脫離干係。


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林銘郎說,在氣候變遷、天然災害頻傳下,台灣人必須跳脫傳統思惟,「低頭讓路才有活路,」他說,「河水走的路讓它走,人不要再搶路。」


延伸閱讀:全民緝凶! 誰害你變成《明天過後》的主角?  天下雜誌第442期 2010-03  文/林倖妃


去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一場浩劫,奪去中南部將近七百條人命,上萬家庭流離失所。


災難,並未從此畫上句點。


上週,高雄(甲仙)百年大地震撼動復原中的南台灣。規模六.四的淺層地震,讓在莫拉克颱風中倖存的人們,再度受到驚嚇:房屋出現裂痕、天花板坍了,隨之崩落的還有台灣人對在家園「安居樂業」的信心。


台灣早被列為高風險之島


從一九九六年的賀伯颱風重創、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至今,台灣,從中部、東部、北部到南部似乎全都陷入地震、颱風、水災、旱災循環衝擊的宿命中。


南台灣更在短短八個月內,接連出現破紀錄雨量、破紀錄地震。「不斷破紀錄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禎說。


事實上,台灣早被聯合國列為氣候變遷下的高風險之島,「從地質來看,沒有一處是安全的地方,」台灣大學地質系助理教授謝孟龍指出。


氣象局並提出預警,三月下旬的春雨可能出現暴雨,學者也警告,地震將使甫經歷風災的地區,地質結構更為鬆動,需嚴密防範土石流。


面對風險愈來愈高、災難愈來愈頻繁的台灣,我們真的了解這塊唯一卻脆弱的國土嗎?


悲鳴的山,嗚咽的水,變動的土地,擺盪的河流。「我們正在見證土地變動歷史的再度發生,」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形容。


高屏溪已經消失了


從去年十二月底,《天下》團隊數度進入高屏溪、荖濃溪和旗山溪(舊名楠梓仙溪),發現國土的地形、地貌,改變令人難以想像。


 


「高屏溪已經消失了。現在的高屏溪還沒有形成,整個河道都被土石掩埋掉。水,失去了它原來寬廣的道路,就像重回母親子宮的胎兒,」用一輩子關心守候高屏溪,詩人醫師曾貴海站在灰白砂礫堆上,滿心憂傷。以往切割出秀麗南橫公路的高屏溪,已經不見了。


無邊無際的砂石灘上,成排怪手組成的疏濬大隊,看來像一隻隻螞蟻,費力地試著要重新拼貼這片破碎的大地。「這樣的疏濬,有意義嗎?」一位觀察者忍不住說。一旦雨季再來,大量土石再度沖刷的結果,將近一千兩百億元的重建經費勢必全泡湯。


因為,莫拉克颱風後,從嘉義、高雄、屏東到台東,「災區」的泥沙產生量超過十二億立方公尺,相當於六五○座台北一○一大樓,應聲倒塌。


造成崩塌地面積有五萬一千二百多公頃,攤開來有兩個台北市那麼大。比起九二一地震,去年暴雨造成的走山,坍塌面積更擴大了四.五倍。


流域面積廣達三千兩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高屏溪,被視為大高雄生命之河。過去因中下游過度開發利用,從盜採砂石、堆放垃圾到排放養豬廢水,惡化成瀕臨 死亡的貪婪之河。經過十年整治,加強取締砂石、養豬場遷移、垃圾場重新掩埋,二○○六年後一身滄桑的高屏溪煥然一新,風華隱然再現。


從一九九六年起,十五年來,《天下》長期追蹤監督,及政府民間的努力,卻在莫拉克來襲後,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災後,搭直昇機飛進高屏溪領空,從事空中攝影將近二十年的齊柏林,突然手腳一軟,「第一次如此震撼。」


「國土變色比災難電影還恐怖。以前,看電影《明天過後》或《二○一二馬雅預言》,都覺得是虛擬或特效,現在卻是歷歷在眼前,」災後四度進入高屏溪拍攝,齊柏林回憶說。


高屏溪沿岸走山沖刷產生的土石,超過二億六千萬立方公尺,相當於兩個南化水庫蓄水總容量。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資料顯示,灌入的土石堆置讓河道劇烈抬升十到三十公尺,等同三至十層樓高度。


六龜鄉的新寶來溫泉飯店,原來四層樓,今天斜躺在河道上的空屋只剩兩層。


跨越荖濃溪的寶來大橋,砂石幾乎和橋面等高,當地人戲稱,「過去從寶來橋跳下去會死人,現在即使不小心掉下去,頂多是扭傷腳。」


「這不是我認識的山,也不是我熟識的河,」詩人醫師曾貴海,若有所失。


但是,我們認識我們身邊的山、家門前的那條河嗎?


若是氣候變遷將帶來一場場無可避免的暴雨,我們家門前那條河、那面山,承受得住新的現實嗎?


從高屏溪流域的研究發現,台灣的山川地質有五大特色。


事實1 地質年輕,多斷層


「位於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聚合處的台灣,因為地質年輕,板塊碰撞擠壓,岩層破碎、斷層到處分布,」九二一地震後,足跡遍及中部山川溪流的陳宏宇說。


台灣島成形僅六百到一千萬年間,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監測斷層,活動斷層為三十三條。集中在苗栗以南到嘉義間,南部則有旗山和潮州斷層。


上週,引發甲仙大地震的就是鄰近潮州斷層的「盲斷層」。但是,至今連學界都無法掌握,台灣還有多少這種「未曾發現、記錄的盲斷層」。可見,我們對家園土地的認識,還有功課要做。


就因台灣位於地質活動帶中,最新的構造作用仍然相當活躍,早期的造山運動也持續至今。


事實2 砂岩、頁岩易鬆動


尤其是高屏溪中上游,在地質構造上全都是砂岩、泥岩和頁岩組合。「不但容易鬆動滑脫,又是順向坡構造,斷層特別多,且有破碎帶通過,地層會順著整片山滑下來,」陳宏宇說明,從甲仙小林、那瑪夏到六龜寶來,從旗山溪到荖濃溪沿岸全部被土石流淹沒。


山林變色,揭露一個台灣過去未面對的真相——國土敏感和脆弱。鑽研河流演化的台灣大學地質系兼任助理教授謝孟龍直指,「全台都是破碎地質,幾乎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尤其是荖濃溪。」


往荖濃溪上游,來到布唐布納斯溪和清水溪的交會口。從航照圖看來,原來削瘦的主支流,就像「綠巨人浩克」突然變身,身上噴張的血脈扭曲橫陳。「河床土石堆積平均超過四十公尺,」謝孟龍說。就像頓時站上十三層樓高度,應是雄偉俊秀的山,當下令人有變矮的錯覺。


事實3 岩性軟、節理多、破碎多


原民語的「布唐布納斯溪」,翻成漢語正是「濁水溪」,意指終年水色渾濁的溪流。


從地質看來,災變有著歷史的必然。「荖濃溪從九二一地震後就進入不穩定的時期,」謝孟龍分析,尤其是布唐布納斯溪坍塌面積最大最廣,和附近溪流比,岩性相對軟,節理多,破碎多。


從走山後裸露的山壁,可以清楚看出泥流和土石流的顏色不同,一層一層碎砂石堆積起來,顯示以前就是河床地。從過去歷史看來,河川水位造成沉積地形,甚至遠比現在的河床高。一路溯溪到更上游的桃源梅山仍可看到類似景象。


事實4 地形演變劇烈,歷史一再重演


「我們找到木頭化石來推測沉積年代。荖濃溪以前曾有很大規模土石流,堆得亂七八糟,且比這次(八八水災)更大,」謝孟龍認為。


荖濃溪因為地形演繹劇烈快速,以致地質不穩,前科累累,而這次災變只是歷史重演。


荖濃溪的例子絕非絕無僅有。


台灣這塊土地,其實一直處於動盪之中。清朝桐城派學者姚瑩,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三○年間在台灣任官,他曾在文章中記載著「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七月,台灣大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成陸地」。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前局長張義興,比對古籍地圖發現,當時位於鹿耳門和西港仔間的台江內海,一夕之間被填平了。


事實5 河川淤積量世界第一


在十八世紀中葉的乾隆年間仍位於沿(內)海的新市鄉,至道光三年後竟成為內陸鄉鎮。


當時的災害有多大?傷亡多少?沒有人知道,但從滄海變桑田,規模可能比八八水災更大。


地質軟弱,造成河川淤積、濁度高,也是台灣特色之一。一輩子鑽研水利的前水利署署長、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說,「台灣河川淤沙量是世界第一,九二一地震後恐怕是宇宙第一。」


他舉例比喻,黃河泥沙淤積全世界有名,但單位含沙量也只有台灣河川不到三成。


黃河泥沙流量最高的黃土高原,從龍門上游河段,每年從坡面侵蝕刷下來厚度約七厘米(山坡表皮被刮下來泥沙量),相對台灣北部約二到五厘米;中部濁水溪一年為十五厘米;南部高達三十厘米,看出台灣中、南部的山體本來就很鬆軟。


配房不住 永久屋變度假屋?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4/22 02:46 鄭緯武/高縣報導


中國時報【鄭緯武/高縣報導】


高雄縣政府發現,莫拉克風災已獲分配永久屋受災戶,目前仍有數十戶還未進住,更有一半左右未遷籍到慈濟大愛村,組合屋已有變相形同「度假屋」情形,縣府將建請中央重建會明文規定「另有住屋受災戶不能分配永久屋」,以防變相使用造成資源浪費。


縣府民政處指出,永久屋分配漢民、原住民受災戶各有兩百七十一戶,但至四月十九日只有兩百八十八戶、九百六十六人將戶籍遷到慈濟大愛村,未遷籍以原住民居多。


縣府社會處表示,經調查已獲分配永久屋受災戶,還有五十幾戶未進住。受災戶遲未進住永久屋,更有近一半不肯將戶籍遷到慈濟大愛村,與農保、就業問題有關,另有原住民擔心遷籍後會影響原住民村里長選舉。


縣長楊秋興說,分配永久屋給受災戶,並未規定受災戶一定要遷戶籍,不過,假如受災戶在三個月內未進住,即代表不需要永久屋,縣府會撤銷其資格。


社會處長吳麗雪指出,目前住在小林組合屋住戶,有的另有住屋,例如一家五人僅一人設籍在組合屋,也有住戶只是周六、日才來住,還有人在莫拉克風災前未住在小林,風災後卻住到組合屋,將來核定分配永久屋要注意資格是否符合。


楊秋興說,行政院長吳敦義多次親口提到,永久屋是分配給有需要受災戶,不是增加受災戶財產,所以另有住屋受災戶不能分配永久屋,縣府要請內政部對此明文規定。


救災重建 別讓女性陷困境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0/03/23 00:07 呂苡榕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從921、512四川大地震到去年88風災,大大小小民間團體進入災區協助重建。然而,現場救災人員及災區中的女性,其特殊處境卻往往被忽略,多位專家學者齊聲呼籲,在創傷復原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差異。


台北市亞裔身心健康協會理事長張愛倩表示,進入災區後,她注意到許多救難人員本身也是災民,這些人的身心都承受重大壓力。


當時,小林村平均10個人有9人去世,留下來的人不僅要協助救災,後續重建也有許多壓力,更不用說他們本身可能有「倖存者的愧疚感」,身心當相當疲憊,這群人的感受與需要卻被忽視。


除了身兼救災人員的災民,災難中女性的特殊性也容易被輕忽。高雄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謝臥龍指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報告,在人為與天然災害中淪為災民的有75%是女性,這是因為女性本身社會文化角色的侷限導致的結果。


災難中,男女權力結構的不對等,會影響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讓女性身陷結構暴力中。以重建委員會為例,謝臥龍指出,委員會中只有一名女性,女性的經驗和需求完全沒有被突顯重視。


雖然女性和兒童是災難中最需要社福補助的對象,謝臥龍表示,目前多以男性或夫家為中心的補助方案,可見社福方面還需要增加更多性別敏感度,否則災難底下會導致更多的女性的貧窮化。


台大婦女研究室研究員張玨表示,災民可能在一年內陸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女性得到壓力疾病的比例明顯偏高。


她呼籲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專業的社工與心理諮詢人員就必須開始進行短、中、長期的陪伴照護,保持性別與文化敏感度,才能避免後續更嚴重的病狀發生。


 


災後半年系列二:不愛平地 災民想回鄉


 災後半年系列三:強推重建條例 災民不服氣


我家小林村


◆夢迴小林村 ~ 無盡的愛◆


我想要回小林村的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猴仔 的頭像
    中猴仔

    中猴的部落格

    中猴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