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統未修 奮起湖居民饑「渴」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0/04 04:11


〔記者謝銀仲/竹崎報導〕嘉縣知名山城奮起湖社區飲用水源,八八水災沖毀,紅十字會補助50萬元復原,但因管線要通過森鐵一處200餘公尺崩坍路段,修復費要100萬元,尚不足50萬元,由於山區要進入枯水期,村民憂心旅遊旺季面臨無水可喝窘況,建請相關單位協助解決。


八八水災重創奮起湖社區飲用水源,上千位居民飲水出問題,紅十字會災後補助50萬元幫奮起湖社區解決用水問題,附帶公部門辦理發包為條件,公所因而接辦奮起湖社區飲水改善工程,經委外設計,連日派員實勘。


公所說,居民選在森鐵36號隧道口上方水源頭,因崩坍走山沖毀,須重新設施外;沿森鐵舖設水管柔腸寸斷,也要重舖設,惟舖設水管要面臨森鐵32號隧道附近一處200餘公尺崩坍路段,須架懸空「水景」克服,不僅工程難度高,「水景」兩端也要以地錨固定,連帶增加工程費。


公所指出,奮起湖飲水改善工程,初估100萬元,紅十字會補助50萬元,尚不足50萬元,公所財源困難,將等籌措新財源,才能發包動工。村長李智順說,八八水災至逾年,奮起湖社區供水系統遲未修復,已影響居民飲水,尤其10月山區進入枯水期,屆時,交通狀況改善,遊客大增,奮起湖用水量大增,卻又無水可用,盼林管處伸援手,協助解決。



出獄遇貴人 夫妻找回7個孩子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0/04 04:11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現代版星星知我心!7個孩子因為父母吸毒入獄,分散在南台灣各地,出獄後改頭換面的2人,展開新生活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全家人團圓,在企業家林大為及社工秘偉忠等人協助下,一家人日前終於團圓,傳為地方佳話。
「他們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因為入獄造成骨肉分離的阿飛(化名),談到林大為及秘偉忠滿懷感激,直說老天爺捨不得7個孩子思親,派貴人來相助,他一定會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團圓。
供住給工作 老闆不居功
林大為低調的說,他只不過給機會,又不是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善事,希望阿飛珍惜眼前一家團聚的美好日子,好好工作撫養孩子,畢竟「人生中第二次的機會真的不多」。
「大人犯的錯,不應該由孩子承擔,再辛苦也要全家人團圓在一起!」住在屏東縣恆春鎮的48歲阿飛,談到夫婦倆入獄造成7個孩子四散各地的往事,仍不禁紅了眼眶,妻子阿英(化名)更是在一旁頻頻拭淚。
夫妻振作 一家9口團圓
3年多來,一家9個人第一次緊密的團圓在一起,小黑、小彥、Q寶、阿魁、小茹、大呆、小不點(化名)7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哥小黑開心地說:「無論未來如何辛苦,我們一家人永遠都不要再分開了!」
96年間,阿飛因吸毒入監服刑,當時最大的小黑高中還沒畢業,排行老么的小不點還沒上幼稚園,獨力撫養7個孩子的阿英,誤交損友也染上毒癮,隔年被捕入獄,7個孩子就這樣分飛四散。
阿飛感嘆說,他在獄中每天都很後悔,看到社工為7個孩子拍的合照,總是哭到不能自已,心中暗暗發誓,出獄後要讓一家團圓,好好的過日子。
去年5月,夫婦倆陸續出獄,想念孩子卻因為經濟狀況差,只能安排短期的親子會面,社工員秘偉忠說,第一次安排親子會面時,3名幼童抱著爸爸哭說要回家,夫妻2人只能靜靜抱著孩子流淚,結束會面時,6歲的小茹更緊緊牽著2個弟弟不願放手,讓他鼻酸。
經朋友輾轉介紹,阿飛認識經營旅館娛樂事業的林大為,60歲的林大為外號「林董」,在中北部經營廢五金生意有成,這幾年陸續在恆春投資旅館,正巧需要卡丁車維修人員,二話不說聘用阿飛及小黑在車場工作,還搭建簡單的鐵皮屋舍供他們居住。
有穩定工作加上住家,社福單位同意阿飛接回7個孩子,阿飛感激的說,林董有如他的再生父母,這樣的恩德讓他只能努力工作回報。


 


臺北市國際搜救隊成立10周年 成果驗收  消防技能彙整
9月17、18日在消防署南投訓練中心針對颱風、地震辦理搶救演練


→【第三大隊由救援分隊長蕭順福帶領黃彥諭、宋作廉駕駛「8.5噸器材車」代表前往參加】


今年是921第11週年,也是國內首支國際搜救隊成立10週年,為展示成立10年的成果,臺北市國際搜救隊特別選擇9月17日及18日這2天,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志工在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南投縣竹山鎮社寮里大公街100號)針對颱風、地震可能產生的各項災難進行搶救演練,期望藉由不斷重複的模擬訓練,強化救災能力。

有鑑於民國88年臺灣發生921集集大地震,臺北市因應地震救災需求,於89年9月21日成立國內第1支經美國聯邦緊急應變總署(FEMA)課程訓練並合格的國際搜救隊。成軍10年來,國搜隊成員由最初的64名逐年擴展至現在的126名,同時也成立搜救犬隊伍,並建置完整的動員機制,成員包括醫師、工程師與消防救災人員等。

消防局強調,國搜隊目前配備有先進而完整的搜救器材,及充足的後勤補給,能完全自給自足達5天以上,不必仰賴災區支援的高效率;一旦國內任何一縣市內發生重大災害,臺北市國際搜救隊可在1小時內集結出發,並於6小時內到達臺灣任一發生災難的縣市進行災害搶救任務;當其他國家發生重大災難事件時,則可於1小時內集結完畢、4小時內完成出勤準備。

消防局指出,由於臺北市國際搜救隊持續不斷的努力,不僅深受國人讚賞,也獲得世界各國肯定,成軍迄今成效輝煌,除代表國家執行2001年薩爾瓦多震災、2003年伊朗震災、2004年印尼海嘯、2008年中國大陸四川省汶川縣大地震、今(2010)年海地共和國震災等多次國際人道救援任務及支援各縣市如2001年桃芝颱風、2002年331大地震、2004年敏督利颱風、艾利颱風與2009年莫拉克颱風等多起風災、震災等救援任務。除經常受邀參與震災救援國際會議,並於96年至99年連續4年受日本東京都邀請參加該都每年舉辦之年度「綜合防災演習」。

此外,臺北市國際搜救隊為提供市民更多元化的救援服務,發揮更大的救援能量,自2002年7月迄今,臺北市國際搜救隊協助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辦理志工基礎搜救訓練,共計15梯次,結訓人員總計553人,並多次相互搭配執行多起國內外災難救援任務,有效凝聚政府與民間救災能量,建立良好合作平臺,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文引用: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新聞稿
http://www.tfd.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18&article_id=7234
照片引用:
北市搜救隊陳博德
全文引用
http://tpeusar.tfd.gov.tw/inside_NewsList.php?id=52
 




郝龍斌:肯定消防人員的付出及感謝社會的支持
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康復出院突破300人 感恩活動市府溫馨舉行

「搶救生命是要分秒必爭的」臺北市長郝龍斌1日在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康復出院突破300人感恩活動中,開宗明義的點明了消防局緊急救護技術員工作上的緊繃與付出,更肯定了他們在工作上的辛勞與績效卓著,同時,也對於社會各界長年支持消防工作的團體及個人,表達由衷的感激。

一項「看見重生的力量與希望 臺北有您真好」感恩活動,已於10月1日上午10時30分,在臺北市政府1樓沈葆楨廳舉行,由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及臺北市長郝龍斌聯袂主持。

郝市長在致詞時,第一句就點明:搶救生命的工作是分秒必爭的,所以,當他還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擔任秘書長時,就積極推動緊急救護案件,要在事發後6分鐘以內趕抵災害現場,因為一個人如果心肺功能停止超過6分鐘就不容易救活,同時,腦部是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到院前緊急救護過程中的每一秒鐘都是關鍵。

他指出,臺北市在88年6月1日成立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執行到院前的緊急救護工作,等於是將醫院的急診室搬到災害現場來執行搶救的工作,而臺北市的緊急救護量也逐年增加,由88年的72482次到今年預估將會突破12萬次。

郝市長說,人在公門好修行,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在這段時間內,搶救生命就等於是在與老天拔河,將那些受苦難、危急的民眾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真是功德無量,他肯定消防人員的辛勞。

至於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病患被搶救回來並康復出院的,從88年6月1日至今已突破300人,馬總統在任的7年半中,救回了179人,郝市長任內至今救回了123人;市政建設的棒子是一棒接一棒,郝市長說,他上任後每項都很紮實的努力的去做,希望沒有辜負馬總統的交待及市民的期許。

他強調,除了消防局的同仁在盡心盡力的執行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熱心公益的活菩薩們捐贈了救護經費、設備器材及救護車等,讓市府能有更多的力量做好搶救生命的工作。

郝市長也特別感謝多位醫療顧問委員會的醫師們提供了很多專業的意見,及隨時指導消防局的醫護人員,使消防人員在緊急救護的能力能大幅提升。

對於與多位曾經是OHCA的病患如今已康復出院的民眾共切蛋糕,郝市長指出,他個人是十分的感動,因為300條生命,代表的是300個家庭,而且他們原本可能會是悲傷、流淚的,如今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合作而重生,增加了笑容、生命的力量,也活的更快樂。

「看見重生的力量與希望 臺北有您真好」感恩活動,是專為慶祝自88年6月1日到今年9月底為止,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已成功的救回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病患突破300位而舉辦的;也就是說,這些病患在消防局的緊急救護技術員抵達時已經沒有了呼吸及心跳等生命跡象,但在救護技術員的努力施以心肺復甦術、注射、給藥、氣管插管、電擊去顫術及使用自動體外心律器等救命術,同時緊急送到醫院急診室持續急救,最後康復出院。

會中頒發捐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加護型救護車及捐款的松山慈祐宮、景美集應廟、九府仙師普惠堂、北投慈后宮及吳陳紅桃等熱心公益團體及個人感謝狀,同時頒獎給累計救回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超過5人之有功消防救護人員張巍耀等9人、表揚救護有功的幕後推手醫療顧問醫師馬惠明等7人及長期推動到院前緊急救護有功市民林苑琳與宗教團體松山慈祐宮、九府仙師普惠堂、艋岬龍山寺、佛教佛乘宗基金會及普濟寺等。

最讓人欣慰的是曾經因為到院前心肺停止經消防局救護人員施以急救並緊急送醫,最後康復出院的民眾退休教授禇德三、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謝英民及李金蓮女士等多人均現身會場。

全文引用: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新聞稿
http://www.tfd.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18&article_id=7285



天堂不撤守-記取天災教訓,讓悲劇不再發生
2010-10-04 中國時報 【陳長文】
 凡那比颱風,在南台灣降下龐大雨量,造成重大災情。對於台灣人民而言,無情風雨已是必須與之共處的現實;對政府來說,防災與救災卻是執政能力的定期檢驗。

 面對天災頻仍的挑戰,紅十字會自九二一地震起,便不斷從救災經驗中認真學習,以做為下次救災的準備。十年多來歷經國內外天災,總是透過全省分支會的全體志工,實踐「有苦難就有紅十字會,有紅十字會就有希望」的理念。由於平日致力將備災救災的工作落實於社區中,當凡那比風災侵台時,高雄縣支會的救災大隊始能及時完成救援「普德安養中心」內因行動不便而泡在水中的老人家們的任務。

 然而,即使像紅十字會這樣的民間組織在重大災難下的救災能量是十分有限的;必須透過政府的力量,才能全方位地關照到災情的各個面向。去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了莫大的災情,自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表現,民眾顯然給了不及格的評價,政府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重。一年之後,凡那比颱風也提供了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觀察政府改進了那些,眾多檢討是否只是空言?

 從好的面向來論,在八八風災後,政府終於採取筆者長期的建議,將救災列為國軍法定任務之一,「救災視同作戰」成為國軍新思維。筆者認為,在極端氣候已不極端的今天,相對於購買軍事武器,政府應投入更多的資源,建置專業救災部隊(包括國軍)以及購買軟硬體設備。

 而這樣的改變,從爾後的幾次天災中可以看到鮮明的進步,以今年三月的甲仙地震,就感覺出國軍的不同。地震發生十多分鐘內,國軍即完成動員,前進災區。而這次的凡那比颱風,也的確做到那裡有災情,那裡就出現國軍的身影,對於救災及災後復原提供具體的助益,也能安定民心。對於長期對高昂國防預算有意見的筆者來說,如果非維持巨大的耗費不可,那麼國軍就該在救災上發揮更大的功能,對於人民以及國軍來說,都是正確的方向。

 但當國軍發揮了積極的角色時,我們卻看到另一個問題的出現,那就是地方政府在風災中的角色出現了模糊的現象。依《災害防救法》或《地方制度法》,對於災害防救之規畫及執行或對抗洪災的工作上,地方政府都有首要的職責。但在媒體上,我們卻完全看不到地方政府的救災作為。事實上,部分地方政府(例如高雄市)在災前、災中乃至災後所表現態度不夠積極,就是明顯的例子。

 其次,馬總統屢次提及的「防災甚於救災」,也得到了落實。在凡那比颱風來臨前全台總計疏散了超過九千位住在警戒區的人民,屏東的來義村雖然有五十二棟民宅被土石流淹沒,但因為疏散得宜,也幸而無人傷亡,否則可能重蹈去年小林村的悲劇。回想馬總統曾說「天災之險,走為上計」,受到了很大批評,但這次的經驗證明馬總統的觀察是正確的,也是面對大自然的災害應有的態度。

 當然,以上的改善並不是全部,在制度性的部分,需要人民更長期、更深度的注意。例如我們的颱風預報方式是否已有了改變、國土監督機制是否落實、中央(特別是國軍)與地方的防災救災權限是否清楚畫分等,也應該要實際的評估形成為決策。

 要知道,面對大自然的威力,人定雖然不一定能勝天,但做好準備,至少可以減少傷害。筆者希望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首長,都能夠從一次次的天災中學到「戒慎恐懼」四字,就如同馬總統說的,要把每一個颱風都當莫拉克颱風來看待。天地不仁,政府首長就是人民最直接的依靠。如果因政府的心態輕忽而肇致嚴重災情,是任何人都承擔不起的。

 最後,不只是政府,人民也要為自己的安危負起責任。過去人類與大自然爭利的種種行為,已經面臨了大自然反撲,我們所享受的資源,也早就遠遠的超過了我們所需要的。面對氣候變遷,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到了嚴正反省的時候了。(作者為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猴仔 的頭像
    中猴仔

    中猴的部落格

    中猴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