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低壓、北雲系」 夾擊雨要連下6天


TVBS 更新日期:2010/06/02 19:35 吳亭儀


又變天了,而且雨會從今天開始一連下6天!氣象專家表示,最主要受到兩波天氣系統的夾擊,一個是南海的低氣壓,還有北方短槽,導致台灣附近水氣比較旺盛,不過這一次雨是一陣一陣的,有機會出現大雨,但還不至於到豪雨等級,而南部的雨還是會比北部來的多,特別是前幾次飽受大雨困擾的南部山區,還是得嚴防瞬間大雨帶來災情。


冷風一陣陣,還不時飄下小雨,走在路上的路人不是穿著薄外套,就是得撐著雨傘,雖然已經進入6月天,天空雲層卻還是又黑又重,而且接下來又要變天了。


氣象專家任立渝:「影響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就是(南海)的低氣壓,北邊高空有些短槽,也就是類似鋒面的雲層,這種鋒面會不斷的通過。」


氣象局表示,除了華南一大片水氣朝台灣靠近,滯留鋒面也正往北移,預計這一週,台灣不但會有局部性大雨,甚至豪雨,氣溫也會再降個2到3度,天氣相當不穩定。


任立渝:「7日以前都可以說是雲量比較多,可以說都是下雨的天氣,大雨的機會是有的,豪雨的機會是偏小的,南邊(的雨)還是會比北邊多一些。」


以各地氣溫和雨勢來看,北部、東北部因為在迎風面,氣溫降幅大,西部受到鋒面和水氣影響,會出現局部性大雨,至於西南山區,像是阿里山、高雄六龜、屏東瑪家等地方,更得嚴防豪雨。


另外,中央氣象局也特別提醒,6月初雨勢向來猛烈,前幾次因為大雨造成土石鬆動的山區,得特別嚴加注意,各地雨勢要一直到星期六以後,才會逐漸緩和。


 


方才遠從山上下の自強,在辦公室裡頭商討有關因應→『523528豪大雨』影響之後續發展,要如何強化該〝支援中心〞之功能與協調角色。他今天已經就先前交代他那→『第一、二、三階段』已運抵儲放於各村備災物資倉庫之詳細清冊整理出來並E到會裡;而個人也再度商請他就茲後為強化中心辦公室的相關設施、設備等;以及準備要加強各隊組織服務、和增補各倉庫之物品等,也一併詢價造冊,以利提呈上級參卓核定辦理...


也因要趕時效之故,乃特別下來處理一些公務;而又再稍早也撥了電話給澤霖,希望明天先調動賢志與作廉,先到岡山去幫忙載運礦泉水上山,以備不時之需。實因馬上又要下雨了,目前得知勤和以北之道路狀況,仍處於封閉狀態,且已開始出現斷糧了。為了業務需要,也同時替代自強在上頭支援一下,使順應可能之任務需要。


當然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讓逸榛可以稍微喘口氣,畢竟這些天來,也真是辛苦她了;如要是這週末又不能順利下山,那又得在山上度過了。因下星期一照例又到我們每月一次之固定擴大月報,萬一真的無法下來,也只好我另外找時間,親自把上個月的薪水奉上前去羅!


剛看到〝老猴〞回饋起小弟今天那則為我解惑』之黑白寫,以一篇『 有血有淚的人才會感動』的文章,笑我太痴傻,如此疼惜〝中猴〞の心,真是無言以對ㄚ... 個人雖明知,縱使有再多的努力與建言,不一定可以得到人家的認同支持,甚搞不好在暗地裡偷笑、謾罵的都有,但個人並不在意,只是要是我沒有把基層同仁與志工伙伴,那份真誠用心、奮力不懈的付出精神與行動,以及實在的服務需求等講出來的話,那我就是愧對職守,也無法向周遭關心的家屬、朋友們交代。


因此個人三令五申並不厭其煩,剛開始都只是含蓄的表達意見,但當一直都無法獲得重視之時,也只好訴之更激烈的口吻,來表示我們的內心深處之不滿情緒。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般的令人...,唉...有時候想想,也真是傻的可以,明明了解上下之間,有多少的隔閡相左,但還是如此赤子之心,期使有昭一日能夠理解我們的苦楚難為,讓真正想做事,也願意務實執行與開展其「紅十字運動」精神の咱們,可以更有力量去開創所為,我想這是個人小小心聲,也是各位大大的心願,不是嗎?


晚了,大家都走了,獨留辦公室,只會胡思亂想而已,還是早點回巢陪陪摯愛的家人去吧!明日の紅會,就再說吧...








猴下塌、肯之言


兄猴弟、言猴語


羨老猴、獎再遞


長用心、為天奇



弟學習、須努力


學疏淺、再鼓勵


才之處、痛施力


能不足、請助力



桃源鄉汛期現場─防災計畫與現實的落差    文/鄭淳毅 on 六月 2, 2010


本文摘要:梅雨季才開始,桃源鄉各村就發生許多出乎防災計畫可應變的狀況,暴露演習中,撤離計畫未能徹底執行的諸多漏洞。面對逐漸密集的降雨,及隨後的颱風季節,考驗防災避難計畫的完備性,與面對災情的現場應變。( 圖/ 鄭淳毅。勤和到桃源的便橋因掏空而無法通行。由於降雨後山水汙濁,影響民生用水,只好用接駁方式送礦泉水給村民。 )


五月下旬,八八風災後第一個雨季正式到來。雨季來臨之前,桃源鄉公所先後舉辦兩次防災演習、社會處長也訪視過防災計畫、並與駐點本鄉的9個NGO共同商討防災備災措施(防災演習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5/23降下山區的第一場豪大雨,不少便橋如預計中遭沖毀,才剛搶通不到一天,緊接著5/28又連續降雨、橋毀路斷。除了當初縣府推估的,勤和村以上四村成為孤島之外,勤和以下的桃源村、高中村或因土石封阻路面、或因便橋涵管遭沖毀封路,也成為暫時性的孤島。當初預計200mm雨量就強制撤離,也因種種現場因素無法執行。


梅雨季才開始,桃源鄉各村就發生許多出乎防災計畫可應變的狀況,暴露演習中,撤離計畫未能徹底執行的諸多漏洞。面對逐漸密集的降雨,及隨後的颱風季節,考驗防災避難計畫的完備性,與面對災情的現場應變。


桃源鄉汛期現場─防災計畫與現實的落差


勤和到桃源的便橋因掏空而無法通行。由於降雨後山水汙濁,影響民生用水,只好用接駁方式送礦泉水給村民。


一、現場與計畫的落差


(1)撤離時機與問與撤離地點


鄉公所現行的避難政策,分成兩階段。以豪雨警報做為撤離標準,第一階段是雨量100公厘就勸離,希望村民自行撤到村子中的避難中心;避難中心包括各村自己的活動中心、學校等。


雨量200公厘就啟動強制撤離,希望大家撤離到山下營區;今年定在鳳雄、工兵營區,約可收容共1000人。


然而,公路局的封路標準為「實際測量雨量50mm就封路」,不再放行車輛。且降雨不久,復興村到勤和的河床便道即斷絕,鄉公所定出的撤離標準全無用武之地。


而老弱病患、慢性病患者、孕婦等隨時需要醫療照護的,計畫中都要在雨季前撤離。雖然衛生所已經掌握病患名單,但詳細名單如陪同家屬為誰、撤離到平地後對於安置地的意願等,都要請駐點的NGO協助調查。而撤離時只是廣播宣導、並未強制,有的病人就待在家中未撤下山。


5/23降雨不久,復興村一戶江姓人家就表示「我叔叔就是要洗腎的,他就待在家裡沒走。」據悉,這名病患最後因便道沖毀,自行繞山中小徑步行下山就醫。梅蘭村也有兩、三名患者有同樣情形。


各村所定的避難中心,也有部分問題。如勤和村以村子的活動中心為避難所,這裡兼為村辦公室、托兒所,空間不大又堆滿雜物,無法容納預計要避難的120名村民。勤和重建會幹部反應:「總不能要我們都坐著睡覺吧。」村民多數都選擇待在家中,或到平台上自己的工寮避難。


去年受災最重的勤和村,是防災避難演習中的重點聚落。防災計畫中要求村民必要時撤離到平台,但村民在平台上申請的避難屋一直未能通過。5/23降雨後,勤和上方形成小規模堰塞湖,鄉長曾電話告知村長,希望村民往平台上避難,村長說:「上面又沒有避難的,我們上去做什麼?」


至於勤和以上的復興村、梅蘭村、梅山村,較無被土石流直接衝擊的疑慮,村民最擔心的,不是避難空間,而是聯外道路斷絕,所帶來的維生物資、產業生計的問題。


1
勤和村以活動中心為避難中心,空間狹小,堆滿辦公室、托兒所設施,如果真要容納百人,村民說「難道我們都要坐著睡覺?」


(2)物資的發放標準?


5/20社會處長吳麗雪訪視桃源鄉防災計畫時,傳達了縣府表示「今年非必要時不動用直升機」。因此,宣導每家每戶最好自行備有三日存糧,各村避難中心所備物資,都要等三日後,居民家中存糧用盡、村中的雜貨店也售鑿的時候,才開倉發放。社會處並表示「飛機兩周內不空投,兩周後再啟動運補計畫。」要等到持續兩個星期道路不通,才啟動直升機空投物資。


然而實際上,5/23降雨後,5/27道路才剛搶通一天,緊接著隔日又下雨路斷。不少村民家中存糧用光,但來不及下山採買。而雜貨店進貨都由山下貨車運送,雨後搶通的道路多處塌陷、落石,許多貨車不敢開上山。現今多戶人家存糧已將要見底,但除了礦泉水之外,遲遲等不到核定發放物資。


除此之外,物資都集中在本部落的避難中心。梅蘭村附近的樟山、阿其巴小部落,遇雨道路就斷,根本無法到本部落雜貨店採購食物、或分得物資。


23
物資堆置在各村避難中心,統一委託紅會管理。但發放的規定不一定符合村民實際需求。


(3)非必要不動用直升機?


今年,高雄縣府定下非必要不動用直升機的決定,以免「浪費社會成本」,但卻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使得村民必須面對「自己救自己」的處境。


如樟山、阿其巴部落還有極少數人家,待在家中未撤離,其中包括多病的老人家。這兩個部落對外道路遇小雨就斷,路斷時乘坐流籠進出。但雨後水勢險惡,老人家無法乘坐流籠,又無對外通訊,目前狀況未明。梅蘭有部分村民將步行去探視,但雨後路險,尚無下文。


同樣要靠流籠進出的,還有高中村附近的美蘭部落。沒有聯外道路,連續大雨後河道拓寬,村民也不敢再坐流籠。村民阿麥表示,要去買米的話,得繞行山路,走上數小時到寶來。


病患的撤離未能與衛生所充分搭配、即時統一撤下山,導致少數患者,必須在大雨後步行山路數小時下山,自行就醫。


勤和一位柯姓居民表示:「霧台鄉都有直升機載病人,阿里山還用直升機載老師回學校上課。」但桃源鄉病人,卻必須步行下山「實在是很可憐。」


防災計畫,尚有許多漏洞。如各村都預留直升機降落地點,但5/20社會處視察會議中,有的地點如梅山村,尚不明確還要再議,雨季就已經來臨。


雖然各村都發放無線電設備以便救災、防災時對外通訊,但各村通訊設備都交付給村幹事,最後不一定都在村長手中。村幹事在鄉公所辦公,平常也不一定住在村中,若有需要時恐有的村莊無法擁有無線通訊。


關於釀災主因之一堰塞湖的監測和預警,也沒有一定的權責單位和撤離標準。


5/24鄉長通知勤和村長堰塞湖時,表示是透過衛星圖看見堰塞湖,但又表示無法說明堰塞湖詳細情況,村民皆無以了解淤塞程度。平時雖有承包公路局道路工程的包商工作人員協助監測,村民也會自行上高處眺望查看。但對於何時撤離、如何撤離、通報警訊的系統,始終未能建立。


4
梅蘭村通往樟山、阿其巴的流籠。流籠是村民自行搭設,雨後老人家也不宜乘坐。目前困在部落中,未知音訊。


二、鄉公所與NGO之間


桃源鄉目前有9個NGO在此駐點,展開災後的重建工作。鄉公所與縣府社會處也會固定開會,與NGO商討救災防災措施。社會處長吳麗雪就請各NGO協助調查詳細的撤離名單、各村避難中心的安全性、食宿狀況等。


5/27鄉公所與NGO開會討論備災防災事宜,鄉長表示懇請各團體協助。鄉公所人員也詢問「你們是想上來做自己的(社區工作)?還是要納入這個(防災備災)體系?」


經詢問後,有的團體如介惠,表示會跟隨個案到避難地點;有的如勵馨,表示會到營區持續八八時在營區的工作;有的如至善,表示山上、山下各會駐守一人。也有的表示願意用現有資源配合投入救災。


專責現場救援的紅十字會備災救災支援中心的李副主任則坦率直言,各NGO「如果做得到的就說做得到,做不到就說做不到,要做一個切割。」他語重心長表示,說這些話是出來「做壞人」,但他認為,防災救災是有危險性且需要專業的工作,投入前需謹慎考慮。


NGO之中,各有專責,或以從事兒童及婦女工作、或協助心靈重建、或協助產業就業等。參與防災備災,不一定為各團體專業。且NGO工作人員中,雖有些雇請原鄉年輕人,但也有些為平地人,假日下山返家,不一定能即時到達災難現場。


鄉公所身為災難應變中心,所應負起的責任,以及與駐點NGO之間如何協調搭配,尚待觀察。


三、道路斷了又斷


雨季的到來,也考驗和印證桃源鄉居民一直擔憂的道路問題。


勤和-復興之間的河床便道,遇雨即斷,搶修不易。在降雨密集的梅雨季,令工程單位更形支絀。5/23到5/28兩次鋒面中,道路只通了一天就中斷。一位包商人員表示「花了這麼多錢,工程人員兩天都沒睡覺,才一天就沒了。」


道路不通,復興、拉芙蘭、梅山村民直接面臨生活衝擊。除了物資運補不便之外,正植產季的紅肉李等作物都送不出來,白白報銷。拉芙蘭村的婦女Savi就說「當然會著急,一年只有一次的賺錢機會。」


由於修復河床路,必須等雨停水退,修復也耗時。現場工程人員表示「要修至少要一個星期。」梅山重建會的顏會長說:「一個星期,紅肉李早就報銷了。」


梅山重建會、拉福蘭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皆積極申請可繞過這一帶河床路的替代道路,但遲遲未有下文。今日(6/2)鄉長開會時,首次表示將於今天上網發包這一條替代道路的工程,預計下星期動工。


這條路,居民從三月初以經在申請,如今雨季已臨,紅肉李產季也正進入產季,終等到回音。但在替代道路修築好之前,仍需仰賴這條耗用大筆經費、修好又隨時遇雨斷絕的河床路。村民物資補給、農產運輸的問題,眼前仍未得到解決。


八八之後,桃源鄉的道路、地理環境都有極大改變,需要周延妥善的計畫以應付汛期。汛期前,返回原鄉重建者未能申請到避難屋、替代道路等,讓村民安居重建的基礎,當初所擔憂的種種問題一一浮現。隨著梅雨季節降臨、緊接著便是颱風季,更考驗著政府是否能拿出更妥善的災難應變政策。


5
勤和通往復興的便道與河床齊高,遇雨就斷,修復花錢又費時,居民期望申請另外一條替代道路,才能解決問題。


淳毅 說道: 2010 年 06 月 02 日 at 19:04:34


剛剛得到的消息


住在阿其巴部落的一名年輕人、兩位老人家
因為受困近兩個星期,沒有食物和藥品了
在今天下午沿著山壁,走了三個小時的路到梅蘭村
現暫住親戚家


老人家不慣外面的生活
補給了食物和藥品後,明天還打算原路走回去。
(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猴仔 的頭像
    中猴仔

    中猴的部落格

    中猴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